Konson柯尚木门客服部主管李萍萍
你见,或者不见我,我就在那里,不悲不喜
你念,或者不念我,情就在那里,不来不去
你爱,或者不爱我,爱就在那里,不增不减
你跟,或者不跟我,我的手就在那里,不舍不弃
来我的怀里,或者,让我住进你的心里
默然相爱,寂静欢喜
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的仓央嘉措的文字,是朋友用手机发给我的。
如若不是因为仓央嘉措的身份——五世达赖灵童,六世达赖喇嘛,我会以为这是哪位多情书生写给意中人的情诗。
而真正让我沉沦的却是另外一首:
那一刻,我升起风马,不为祈福,只为守候你的到来
那一日,垒起玛尼堆,不为修德,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
那一月,我摇动所有的经桶,不为超度,只为触摸你的指间
那一年,磕长头匍匐在山地,不为觐见,只为贴着你的温暖
那一世,转山转水转佛塔啊,不为轮回,只为途中与你相见
(仓央嘉措的诗原本都是藏语,这些都是后来翻译过来的,每个人的见解不一样,翻译出来的韵味也就不一样,很多诗都有几个版本,我只选取了一个。)
每一刻、每一日、每一月、每一年甚至包括我这一生一世,在佛前虔诚地所做的一切,都不是为了自己,而是为了与你相遇,为了能触摸到你的指间,为了能感受到你的温暖。这种融进我生命里的爱意,只是想让你知道,如此简单而已......
仓央嘉措原本的意思应该是指用佛法超度世人,可我这样平凡的女子,理解不了高深的佛法,权且允许我当情诗来品读吧。就像安意如所说“佛法艰巨,但我私心这样香艳的解释,不想他完全神话”。
我们都知道,西藏的灵童是一出生就会被迎进佛宫,从小培养。可是五世达赖喇嘛圆寂时,正值布达拉宫扩修,为了保证当时的政局稳定和工程的顺利进行,五世要求自己圆寂后不要宣告世人。于是,西藏执政王接替了政权,并开始秘密寻访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。
康熙平定准葛尔后从俘虏口中得知五世早已离世,执政王才告知实情,将已14岁的仓央嘉措迎入布达拉宫。
这样或许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仓央嘉措会写出这样的诗来,他在民间生活了14年,体验过世俗生活和自由。我在想,他这样的命运比出生就进入佛宫的灵童更悲 哀。干脆从不接触,不知个中滋味,即使向往也是微薄的。可仓央嘉措在14年后失去自主命运的权利,那种内心的挣扎与痛苦,谁又会去了解呢?“有谁相信,指 引着万人生存理想的活佛,本身却被束缚着,比凡人还不自由” ?
所以,即使处在六世达赖喇嘛的高位,他依然任性妄为,不理清规戒律,在我行我素中寻找着自己的信仰。用艳丽的文字表达着他的心声,宣扬着他用入世之心体悟的佛法。25岁那年,因“耽于酒色,不守清规”被康熙废,在位9年。
传说仓央嘉措在被废之后又辗转云游各地,传经说法,60岁圆寂于蒙古的阿拉善旗。
可是,就是这样一位不同寻常的达赖喇嘛,让世俗人更认同。“六世达赖以世间法让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广大的精神世界,他的诗歌和歌曲净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 灵。他用最真诚的慈悲让俗人感受到了佛法并不是高不可及,他的独立特行让我们领受到了真正的教义!”这是藏传佛教高僧对仓央嘉措的评价。“出世之人入世必 深”,人们尊爱他,或许正是因为他更像一个充满七情六欲的人,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神。很少有位高权重之人能活得如此真实。
三百年前的你,在禁锢的身体里用自由之心,以佛法感动世人。情诗也好,道歌也罢,有什么分别呢?爱情,不也是一种信仰。
我在缥缈的思绪里与你相遇,就那么轻轻一瞥,惊异于你的超凡脱俗,沉醉在你深情的文字中。我在世俗里匍匐,在遇见你的那一刻,终于知晓,烦恼源于执着,先超度自己,佛祖才会超度你。
我终究是个平凡的女子,在三百年后的今天被你的真实与飘逸折服。终有一天,我会踏上那片神圣的土地,转动经桶,跪地长磕,不为祈祷福不为修德,只为在干净的风里呼唤你的名字,聆听你的声音......
Konson柯尚木门客服部主管
李萍萍
2010年7月5日